人参提取物
购买价格:0.00
点击次数:1178
发布时间:2018-11-19 20:37:05

描述
介绍
园参:多为圆柱形或纺锤形。可分体、芦、艼、腿、须等部。主根的全体称体;上部残存的根状茎称“芦”,多弯曲,其上有许多碗形凹窝(茎痕),习称“芦碗”,芦头上旁生较细的不定根,习称“艼”,支根为腿,分枝为2~5条不等。腿上生有细须根,其上有少数疣状突起,习称“珍珠点”。断面有菊花纹。有人参特有的浓香气。味甘稍苦。
红参:表面红棕色至黄棕色,角质,半透明,具纵向顺纹,下部有2~5条支根。断面红棕色,角质,中间有颜色稍浅的圆心。气特异,味微苦。 石柱参:属红参边条参,主产于吉林省延边辑安一带及辽宁宽甸石柱沟,特征为“三长”。即:身长体圆,芦长有碗,腿长多2~3分枝。质优。 糖参:艼多已除去,但有较完整的芦头和参须,参体和参腿上常有糖样结晶,断面黄白色,疏松。味甜。
生晒参:表面灰黄色,有明显的环纹和多数纵皱纹,体轻,质硬脆,断面灰白色,有菊花纹。
山参:与园参的主要区别为:芦头细长,与主体等长或更长,似雁脖状,其上密生芦碗,下端有较长的圆芦,艼左右互生而下垂,中部饱满如枣核(习称枣核艼);主根短,有细而深的细密螺旋纹,色深,多呈连续状,皮细而紧;参腿2~3,参须长,质韧,珍珠点明显。 移山参:为栽培4~5年的园参,移植一地后不再移植,到16年或更多年后挖出。或将幼小野山参移植于田间。此种人参体形近于山参,质优,一般多加工为白参。
化学成分
主要含多种皂甙类。已分离出的皂甙有人参皂甙(ginsenoside)Ro、Ra、Rb1、Rb2、Rb3、Rc、Rd、Re、Rf、20-葡萄糖-Rf、Rg1、Rg2、Rg3及Rh等14种,依其皂甙元的不同,可分为三类: 1、20S-原人参二醇(protopanaxadiol)类:人参皂甙Rb1、Rb2、Rb3、Rc、Rd。 2、20S-原人参三醇(protopanaxatriol)类:人参皂甙Re、Rf、20-葡萄糖-Rf、Rg1、Rg2、Rh。 3、齐墩果酸(oleanolic acid)类:人参皂甙Ro。
以上1、2两类属于达玛脂烷(damarane)系皂甙,用酸水解后,由于发生差向异构,分别得到人参二醇(panaxadiol)与人参三醇(panaxatriol),而不参得到真正的皂甙元20S-原人参二醇与20S-原人参三醇。 人参皂甙亦有命名为panaxoside A、B、C、D、E、F的,其中A、B、C水解得人参三醇,D、E、F水解得人参二醇。
人参总皂甙的含量因药用部位、加工方法、栽培年限和产地而异。据报导:侧根含6.5~12.0%,白参含2.0~3.5%,红参含3.8~4.9%,白参须含9.3-12.3%,红参须含8.3~11.7%,1~6年生人参含2.0~3.5%,人参幼苗根含3.0%,参皮含8.0~8.8%,人参叶含7.6~12.6%,花蕾含15.0%,种子含0.7%。其中各种皂甙的含量亦因部位而有差异:白参须;红参须含皂甙Rb1、Rb2和Re约4%,白参、红参仅含0.4~0.5%,但白参和红参中所含皂甙Rg1较白参须、红参须为多。
人参除含多种皂甙外,尚含人参炔醇(panaxynol)、β-榄香烯(elemene)等挥发性成分,以及单糖(葡萄糖、果糖等)、双糖(蔗糖、麦芽糖等)、三聚糖、低分子脏、多种氨基酸(苏氨酸、β-氨基丁酸、β-氨基异丁酸)、延胡索酸、琥珀酸、马来酸、苹果酸、枸橼酸、酒石酸;还含软脂酸、硬脂酸、亚油酸、胆碱,维生素B、C,果胶,β-谷甾醇及其葡萄糖甙,以及猛、砷等。
人参的地上部分含黄酮类化合物,称人参黄甙(panasenoside)、三叶甙(trifolin)、山柰醇、人参皂甙、β-谷甾醇及糖类等。 红参另含有特有成分20(S)-人参皂甙-3Rg3、20(R)-人参皂甙Rg2、20(R)-人参皂甙Rh1、人参皂甙Rh2,挥发性成分人参炔三醇(panaxytriol)。此外,有人又从红参中分离出即能防腐又有解热镇痛作用的水杨酰胺(salicymide)。这些成分为加工成的红参赋于新的意义。